资本盛宴后的残局:哪吒汽车破产迷雾下的三重伤痕

时间:2025-09-27作者:chq123分类:炬车新闻浏览:8509

寒风中,几十名被欠薪的哪吒员工高举纸牌,无声地堵在公司大门外。牌子上白纸黑字写着一个锥心的问题:“董事长,出来给个说法吧!一年多了,我们的工资在哪里?”冰冷的现实撕碎了昔日的造车光环。

一年前,当年轻的小李掏出积蓄购买公司“员工福利股”时,他确信自己搭上了一艘驶向未来的巨舰。他热切地向亲友推荐自家车型,拒绝了其他工作机会,只因深信“哪吒就是下一个行业标杆”。如今,他站在讨薪队伍里,口袋空空,身后是同样沉默的同事们——他们曾亲手组装、销售、维护这些汽车,如今却连基本生存都成了问题。

资本狂欢有多喧嚣,实体废墟就有多冷清。这残酷对比,在最新曝光的哪吒汽车破产申请文件中达到顶峰:成立8年,累计融资加贷款 228亿 ,叠加曝出尚未厘清的百亿规模外债 ,却仅仅换来44.1万辆 的惨淡销量。折算下来,相当于每卖一辆车,公司就要亏掉超过5万元 ——这还未计入其庞大的后续债务。

这笔巨款若用于建设普通中学,足以建起456所 ;若用于国民健康,相当于承担上百万次 大病患者治疗费用。然而现实是,资本盛宴散场后,空留三重灼人伤痕:

第一重伤:员工的血汗与信任被无情蒸发

小李们的遭遇绝非孤例。2023年底开始,哪吒汽车多地工厂和部门就出现工资延迟发放,社保公积金断缴。一位技术部门前员工坦言:“从去年9月,绩效工资就停了,承诺的年终奖成了空头支票。找HR(人力资源),永远回复‘等融资到位’。”

员工内部持股计划更成了一场黑色幽默。当初以“共享发展红利”为名被鼓励购入的股权,如今随着公司资不抵债,价值归零已成定局。那些真金白银的投入与日夜加班的付出,在资本游戏落幕时,被碾得粉碎。

第二重伤:车主的权益与安全悬于未知

“现在最怕车出问题,根本不知道找谁。”一位2023年购入哪吒U的车主王先生忧心忡忡。近半年来,他明显感觉官方APP的响应速度变慢,部分城市服务中心关闭或缩减规模。社交平台上,关于“售后无门”、“配件等待遥遥无期”的抱怨开始聚集。

更深的忧虑在于车辆本身的质量与后续维护。公司若破产或陷入长期停摆,依赖其技术支持和OTA升级的智能电动车的安全性、功能性如何保障?质保承诺是否会沦为废纸?这些问题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,悬于数十万车主家庭头顶。

第三重伤:资本对实体制造的“掏空”与背离

拆解那消失的228亿,虚火之旺触目惊心:

营销泡沫远大于研发根基: 天价签约明星代言、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、老板周鸿祎亲自直播噱头,营销费用一度高企。与之对比,核心的三电技术、智能驾驶等关键领域,其投入成果与头部玩家差距显著。

盲目扩张下的产能空转: 哪吒巅峰期曾规划布局浙江桐乡、江西宜春、广西南宁等多地工厂,总产能规划远超实际销量数倍。巨大的厂房、昂贵的设备在产能利用率低下时,成了吞噬资金的巨兽。

渠道“注水”难以为继: 为冲刺销量数据,哪吒长期采用激进的渠道补贴政策。业内曾曝出其给予经销商单车的销售返利远高于行业正常水平,这种“烧钱买量”的模式注定无法持续。

资本的本性是逐利与速成,而造车,恰恰需要敬畏之心、长期投入与精耕细作。当PPT描绘的“颠覆”故事远比车间里的螺丝更能打动投资人,当估值游戏的重要性碾压了产品品质与用户体验,制造本身就被异化为资本腾挪的幌子。威马、恒大汽车的前车之覆,核心逻辑如出一辙——资本将实体视为提款机,而非值得敬畏的根基。

资本游戏有退场机制,大佬们或可带着部分收益另觅“风口”。但那些被拖欠薪资的员工,如何支付下个月的房租和孩子的学费?那些开着可能失去保障的车辆的家庭,日常出行安全谁来托底?那些投入积蓄购买“员工股”的年轻人,如何重建对职业和未来的信心?

哪吒汽车的困局,是新造车运动狂飙突进期最刺耳的警钟。它昭示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:**真正的造车,是一场关于敬畏、专注与责任的“笨功夫”。**它要求对技术的持续攻坚,对品质的锱铢必较,对用户的真诚负责,以及对产业链每个环节的踏实耕耘。任何试图绕过这些“笨功夫”,幻想仅凭资本堆砌和概念炒作就能“弯道超车”的行为,最终只会撞上现实的铜墙铁壁。

当资本的潮水汹涌退去,沙滩上留下的不应只是一地鸡毛和无尽的伤痛,更应唤醒整个行业的清醒认知:无论故事多么动听,若没有对制造本质的坚守,没有对用户和员工基本权益的敬畏,所有的宏大叙事终将如沙堡般坍塌。**未来属于那些尊重工业规律、甘坐冷板凳、真正把“造好车”刻进基因的企业。**这才是资本与实体应有的健康关系——资本服务于制造,而非掏空制造;创新驱动发展,而非泡沫掩盖虚妄。

相关推荐

猜你喜欢